發布時間:2019-05-12 作者:admin
懷鄉 (譚漢光) 我的老家在廣東羅浮山,解放前是個日出即起,日落即息,勤耕細作,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山村。
過新年(春節)是非常豐富歡樂的節日,臘月十三到除夕,俗稱“臘月忙年”,殺年豬曬臘肉,養肥雞、鵝、鴨。
清掃門庭,貼對聯,貼年畫,門上還要掛上一串大紅橘和兩棵大蒜,預示吉祥如意和謀劃合算。
田壟唱山歌,收好禾鐮洗田泥,宰便肥豬好過年。
糯米落鑊煮油糕,皮熟心生難分離,年味濃濃,情意深深,高高興興過新年。
除夕年夜飯,是非常講究又豐盛的團圓飯,擺起大方桌,上齊九大碗。
先是長輩念念有詞,敬祖宗敬先人,是在行“臘祭”,然后全家入席,大人孩兒均坐位,合家晏飲不能離席,是名副其實的團圓飯。
菜飯均有剩余,預兆年年有余。
人丁興旺,代代昌隆。
村里某人當年添了新丁,是大喜,也是全姓的喜事。
新年初七定為迎燈接福日,遠親近親都會前來探賀。
還要到集市買花燈,全姓出動,彩旗開路,打鑼敲鼓,放鞭炮迎回,掛在祠堂上廳,是晚全姓在祠堂晏飲,由添新丁的家庭供應飯酒。
各家自帶菜肴,自由組合入席,猜拳行酒令,非常熱鬧。
各家自帶菜肴,酷似現代的AA制。
初十有個廟會,六個姓氏合辦,打鑼鼓放鞭炮,彩旗開路,用花轎從廟里迎出菩薩,到各個自然村,供人們禮拜,在一個集中的場地搭廠棚供奉菩薩,搭戲臺唱大戲,開賭場斗牌,擲色子。
外鄉親戚朋友也來慶賀,盛裝男女以輩份結伙赴會熱鬧非常。
然后將菩薩送回廟堂,有廟祝管理,長年香火不斷,晨鐘晚鼓,為日出即起,日落即息的村民報時。
古樸的山村,豐盛的過新年,遠離家鄉的我,至今難以忘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