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2 作者:admin
個人簡介 虢傳文,中共黨員,湖南華容人,2012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
同年6月進入到湖南省勘測設計院地環分院工作。
主要從事地質環境治理和巖土工程勘察。
共參與或負責完成了4個巖土工程勘察項目、8個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項目、1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項目。
工作之余,興趣廣泛,籃球、羽毛球、桌球、釣魚、音樂皆為所愛。
關于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一些體會 入職一年半,先后參與和負責了幾個巖土工程勘察項目,主要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污水管線工程。
初次接觸這些項目時,有些不知所措,畢竟和自己所學知識交集有限,專業的空白區域較多,經歷過幾個工程后,開始慢慢了解了此類項目的現場管理和技術要求,到現在已基本能獨立完成一個巖土工程勘察項目。
現就自己的項目經歷,淺略談談我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巖土工程勘察大致分為外業和內業。
外業總體來說是對現場鉆孔工作進行現場管理,外業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協調問題和現場資料的整理。
協調主要包括和鉆機施工人員、建設方、監理方、設計方以及當地居民等的協調,協調工作好壞直接影響一個工程的工作進度,因此作為技術人員現場協調十分重要。
現場資料作為原始記錄,是勘察報告的重要依據,而現場資料整理則和現場工作布置相關,鉆孔揭露層位資料一般不存在問題,主要是原位測試和取樣資料,有時會變得雜亂無章,因此,在鉆孔工作開始前,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應該提前布置好各個原位測試鉆孔和取樣鉆孔,并要求鉆機施工人員嚴格按布置要求實行,若在鉆孔施工過程中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如取樣孔缺失取樣土層,應及時調整取樣孔。
總之,外業工作應做到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
內業作業主要是數據庫的建立、圖件的輸出和報告的編制。
數據庫的建立和圖件一般不難,只需熟悉勘察類和作圖類軟件。
報告的編制是主要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很多剛開始從事巖土勘察工作的人來講,這一塊是最難的。
首先,要弄清設計總平圖和勘察任務書,設計總平圖要了解建(構)筑物的平面布置情況,地坪設計標高,地面建(構)筑物的類型和高度,地下洞室的類型和埋深以及各建(構)筑物的單位荷載或總荷載等等。
其次,根據原始資料綜合分析場地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特征,重點在于提出相關巖土工程相關參數值,確定地基承載力及其他工程參數等。
地基承載力一般可通過三種方式獲取,第一是根據原位試驗結果確定,第二是根據室內試驗結果確定,第三是根據相鄰工程區已有的工程經驗確定,最后通過比對綜合確定地基承載力。
最后根據建(構)筑物的荷載情況并結合場地巖土層的厚度和均勻性等確定合理的基礎持力層,持力層的深淺決定了建(構)筑物的地基基礎形式。
一般情況下,首選天然地基和淺基礎,當天然地基和淺基礎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則考慮人工地基和深基礎。
淺基礎考慮順序一般為柱基(墩基)-條形基礎-十字交叉基礎-筏板基礎,深基礎一般考慮樁基礎,而樁箱基礎和沉井基礎等深基礎現在應用較少。
對于采取樁基礎的建(構)筑物需根據巖土層和地下水情況等綜合考慮樁基礎類型。
另外對于建(構)筑物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基坑工程和邊坡工程,需要進行支護,支護手段一般包括放坡、噴錨和掛網、排樁、土釘墻等等,具體采用何種形式或幾種聯合支護形式進行支護,需根據放坡空間大小、基坑和邊坡的巖土特征以及地下水的抗浮要求等選擇支護形式。
總之,編寫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時要有全局觀念,要循序漸進,學會反演結論,以保證勘察成果的合理性。
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建設工程的必要前提,通過查明、分析、評價建設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條件,為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作為從事巖土工程勘察的人來講,首要的是熟悉并理解各個規范,適時參加一些類似培訓,同時需對設計和施工有一個大致了解,因為巖土工程勘察是為后續設計和施工服務的。
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和拓寬自己的業務能力,寫出優秀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虢傳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