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2 作者:admin
我在大學期間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品學兼修,知行統一”的校訓一直銘記于心,校園的精彩生活歷歷在目。
通過對自然科學、哲學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對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了新的認識,導師諄諄教誨引導我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畢業后工作于來到單位的測繪分院,由校園到社會開始了新的征程。
親身體會著“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三光榮”精神。
地質前輩們那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的品質深深的震撼了我。
特別09年10年在理縣地震災區勘測那段時間,我深深地愛上的我的事業,我的同事就是最可愛的人。
同事唐博林帶領劉博華、俞友和我幾經轉車來到理縣。
通化滑坡是我們首先攻克的測區,約六平方公里,高差兩千多米。
一開始便遇到這座屏障,我們下定決心吃掉它!把儀器架在對面的小山頂,我們順著山腳往上施測。
測到1800米高時由于測量視距太長,我們只好搬到山寨里繼續作業。
寨子里房多樹高,往上還有近4000米的高山,頓時陷入困境。
仰望山腰的古堡,云霄中的信號塔,有些迷茫、懼怕。
在我們無法淡定的時候,領導及時和我們分析困難,鼓勵我們學習寨子里老百姓的堅強、樂觀,重新燃起我們內心的那股熱情。
我們當機立斷,改變方法,從上往下施測。
來到3000多米的拉灣寨,心曠神怡,我們臨風合影,一鼓作氣、分頭進行完成了這個項目,大家笑了。
就是這種信心,一種必勝的自信,我們有勇氣接收任何考驗。
住在通化老百姓家時,我們每天都得到河對面的山下打水,提兩桶水到住處剛開始很不適應。
我嘗試著分段完成,認定目標,首先分六段提回家,接著五次,次數越來越少,終于我可以一口氣把他提回家。
想到寨子里的孩子們步行二十公里山路上學,當困難變成一種習慣,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適應了,靠的就是信念。
懷著“不到山頂心不死”信念,我們完成3600米高山的測測量任務。
看著山頂古樹枝頭藏羌人民系下的許愿帶,虔誠之余我為能有這種鍛煉而充實。
是的,我們剛剛開始,前面的路更長,更高的山要翻越,更深的水要泅涉,更多的經歷要承領。
信念之下,潛力無窮! 我們的工作進行著,余震是不時的發生。
夜深了還有同事在忙碌著,為明天做更好的工作準備,更有是對同事的守護。
那晚凌晨的余震襲來,正是守候的兄弟第一時間喚我們撤離。
公路上經常可以見到擋風玻璃被滾下的飛石砸碎的“敞篷車”,更有同伴的叮嚀。
汶川堵車十幾小時,終于有信號了,打開手機是領導的十二個未接來電。
回來了,懷念著大山里那段日子,還有從羌寨搬到藏族大叔家我們感受著勞動的艱辛和快樂。
寨子里停電了同事背著一大包電池步行十幾公里到山下充電。
我在這歷練,害怕過、猶豫過、但從沒放棄;摔倒過、脆弱過,但更多的學會了堅強。
我們正年輕,身上有一股沖勁,一種韌勁。
努力過,為夢想拼過,我們無怨無悔。
年輕給了我們勇氣,敢于面對挫折。
無所畏懼,揚帆遠航,勇往直前。
作為一名年輕的同志,我面臨的很多需要改進的毛病,還有新的理論需要學習和踐行。
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學習讓我的心靈得到洗禮,對照檢查讓我感受到了作風上的差距,改進工作作風也有了明確的標桿,制定工作方案時也更加注重從實際出發,我明顯感覺自己和周邊的變化。
重溫入黨誓言,堅定信念,知行統一方能得到了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的支持。
沒有實踐的信仰是空想,并不是我們缺乏信仰,只是我們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變成紙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樓閣之危。
前輩共產黨人信仰的不僅是真理,還在于他們能夠前仆后繼、舍生忘死地去實踐自己的信仰。
知行統一,我的人生座右銘。
。
返回列表